中国之所以设立植树节,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森林,每一颗树木的生长对于人类都有着极其巨大的作用,甚至有学者罗列出了一棵树所能创造的价值约196000美元,那么植树节的来历是什么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植树节的来历

中国古时候的清明节有插柳植树的习俗,有史记载最早植树的人叫做韦孝宽,他是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,当时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会设置一个土台当做计算路程的标记,但是其缺点非常多,韦孝宽下令在设置土台的位置一律改为种槐树,他的行为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,是利国利民的举措,现如今陕西作为历史最早在官道上种树的地方,槐树已经称为西安的象征。

中国植树节因为时代变迁的缘故,先后经过三次调整,1915年,在孙中山的倡导下每年清明节作为植树节,民国19年,在3月12日孙中山纪念日的时候举行了植树式,新中国成立后,林业局局长提出将每年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,大会予以通过。

植树节有放假吗

植树节不放假,这个节日并非我国法定节假日,它主要是根据法规宣传保护树木,并让百姓积极参与植树造林,但除非是请假否则根本没有时间参加植树活动,实际上植树并非必选在植树节当天栽种,从树木本身的种植原理来看,一年四季都能够栽种,只不过时间最好是在3月底到4月初。

植树造林不仅能够美化我们赖以为生的家园,还能够防止土壤水土流失、促进经济发展、调节日益严峻的气候环境,因此是利国利民、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,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不断增强,且积极投身到植树活动中,相信人类的生存环境将会越过越好。

植树节为什么是五棵树

植树节的标志之所以为五棵树,是因为其所表达的含义是希望全民义务植树3到5棵,也是希望人人都能够动手植树,让自己祖国的大地成为广袤的绿色生态家园,实际上五棵树也能够将其理解为“森林”,借此引申外圈,从而现实绿化祖国,实现以森林作为主体的生态体系循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