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,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,尤其是喝腊八粥,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清朝时期这种民俗极其盛行,那么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是怎样的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腊八节的风俗及寓意
1.喝腊八粥
腊八节当天最主要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,在北方十分普遍,但不同地区腊八粥所用材料有所差异,大多为小米、大米、花生、糯米、红枣、莲子、黄豆、薏米等材料,而在我国陕西地区,有喝剩余腊八粥的习俗,人们会将煮好的腊八粥赠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,并且必须在中午前赠送出去,剩下的腊八粥则有着“年年有余”的含义。
2.吃腊八蒜
吃腊八蒜同样是腊八节风俗之一,它是华北地区十分流行的传统小吃,将剥好的蒜瓣放入容器中密封,使用腊八蒜进行腌制,随着时间推移,蒜瓣会逐渐变成绿色,通体宛如翡翠一般碧绿晶莹,非常漂亮,除此之外腊八节还有吃冰习俗,人们在腊八节当天将冰敲碎,传闻在这天吃冰一整年都不会肚子痛。
3.祈求丰收
腊八节有着“腊祭”的名称,寓意着人民的美好祝愿,在这一天人们会使用收获的各种农副产品祭祀祖先以及神明,感谢祖先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庇护,而人民在这一天也会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,来年可以有好收成。
4.收成喜悦
腊八节同样寓意收成时的喜悦之情,在《北京的春节》中记载“这不是粥,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”,从这一点能够看出腊八粥用料的丰富性,同样也彰显出农民丰收时候的愉悦,并且在腊八节当天人们一起制作腊八粥,还能彰显浓浓的亲情、友情。
腊八节的由来是什么
腊八节是佛教节日之一,根据佛教典籍记载来看,释迦牟尼成佛前苦修多年,形销骨立的他发现苦行不是解脱的道路,而一名牧女送给他乳糜让他体力恢复,最终在十二月八日“成道”,而佛教于此日举行盛典,当佛教传入中国后,寺院会制作粥赠送给善男信女,腊八当天寺院会使用香谷、果实制作粥来供佛,其名为腊八粥,经过演变成为了腊八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