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,它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的习俗特点,形成了多元化的节日,并成为了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大节,那么清明节有哪些风俗活动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清明节有哪些风俗活动
1.扫墓祭祖
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,于先秦时期前就以诞生,作为节日习俗的核心,中国人会返乡祭祖、扫墓,但根据地区的不同,扫墓的时间有所差异,通常选择清明节的上午外出扫墓,一般流程是修正坟墓、燃烧纸钱、供奉祭品。
2.踏青
踏青同样是清明十分重要的习俗,通常是指初春时期前往郊外进行散步游玩,这种节令性的民俗在我国由来已久,清明时节春回大地,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,是郊游非常好的时机,趁着扫墓之余和一家人在田野之中尽情玩乐。
3.荡秋千
荡秋千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习俗,并且历史十分古老,它最早时被称之为“千秋”,但因犯忌讳更名为“秋千”,古时的秋千大多使用树桠枝作为支架,拴上彩带后制作完毕,后来演变成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,深受不少小孩喜爱。
4.清明饼
清明饼是就是青团,它是江南地区的传统小吃,使用艾草汁和糯米粉搭配在一起后,包裹进入馅料,味道不甜不腻,带有十分独特的清香,它是清明节必吃的一道点心,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外形并没有什么变化,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逐渐淡化。
5.清明粑
清明粑是西南地区的美食,它同样是清明节的传统小吃,它的制作历史可追溯到一百年前,解放前后贵州不少地区就有售卖点出现,早期的清明粑形状宛如月饼,馅料品种较多,在食用时采用小伙煎至两面微黄,味道可口。
6.介子推被焚
介子推是重耳的随臣,他为了救饿晕了的重耳,割自己肉煮汤喂食他,但重耳当上国君后并未赏赐当初随自己流亡的介子推,而后介子推和母亲归隐,重耳得知后羞愧难当,亲自入山寻找无果,有人出主意烧山逼他现身,结果介子推和其母亲被烧死,重耳悲痛万分,于是决定将当天定为寒食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