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有生老病死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”,由此能够看出没有人能够长生不死,总有落叶归根的一天,并且这一天随时都会出现,那么老人死后七七是什么意思?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。

老人死后七七是什么意思

老人死后“七七”实际是指七七丧俗,又被称为“烧七”,这是一种民间风俗,传闻亲人离去后的前七天里并不会彻底的消失,部分地区认为,在亲人死后的前七天里能够听到亲人说话的声音,这就表示他们并没有彻底离开,因此在头七的时间里,后人需要给亲人准备各种丧葬用品。

民间认为,人在死后需要经历七重难关才能够进入轮回,并转世投胎,旧社会时期,除了做七以外,丧葬还有其它的习俗,死者60天时,需要举办“六旬祭”,福州的“六旬祭”是在装满清水的脸盆中,放入一个被抽空了蛋黄、蛋清的空鸡蛋祭祀。

老人过世七七有啥讲究

1.进行祭祀仪式

老人去世后必须在第七天以及第四十九天时进行祭祀,也就是所谓的“七七”以及“四十九日”,祭祀开始前要准备好祭品,例如:烟、酒、水果、糕点等,祭祀时全家人必须在场,由祭人来主持祭祀仪式,点燃香烛并宣读祭文,祭祀过程中还会撒纸钱。

2.逝世者儿子主办

根据丧葬的传统习俗来看,死者“七七”时,给逝者烧七应该以对方的儿子为主,烧七时所用到的所有必需品,全部都由儿子来购买,主要是因为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,而做七时需要有头有尾,因此“七七”往往由逝者儿子来主办。

3.五七外嫁女操持

在“做七”的第五个七天里,根据习俗来看,丧俗时外嫁女儿必须回家,并且这一天的所有费用都将由外嫁的女儿来承担,若是没有女儿,那么就需要外嫁的侄女或者是侄孙女来进行,外嫁女儿和媳妇们,每个人手中拿着一个灯笼,并争抢谁最先回家,这样能够得到逝者的庇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