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,已经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了,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时间计量方式,但作为中国人,很多人都不知道干支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怎么读,下面一起来学习看看吧。

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怎么读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天干地支是一种重要的时间计量方式,被广泛应用于历法、卜筮、命理、农历、节气等方面,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,据说是黄帝和蚩尤两位神话人物所创造的。

天干地支的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,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。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就是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十天干,地支则是指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
在农历方面,天干地支被用来确定农历的年、月、日、时等。在节气方面,天干地支被用来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时间。天干地支的组合方式可以表示出六十个不同的组合,这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六十甲子。

十天干分别读作: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。

十二地支分别读作: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。

生肖也叫作属相,十二生肖在古代作为记年的用途,而干支用来计时,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,对应十二地支,后来这记年、记时之用的天干地支又与十二生肖扯上了联系,具体为:

子-鼠,对应午夜23-1点;丑-牛,对应凌晨1-3点;寅-虎,对应凌晨3-5点;卯-兔,对应清晨5-7点;辰-龙,对应清晨7-9点;巳-蛇,对应上午9-11点;午-马,对应上午11-下午13点;未-羊,对应下午13-15点;申-猴,对应下午15-17点;酉-鸡,对应下午17-晚上19点;戌-狗,对应晚上19-21点;亥-猪,对应晚上21-午夜23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