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古代,太监是皇宫中的重要人物,他们负责宫廷的管理和维护皇帝的尊严。太监们通常是由年轻男子被选中,然后接受手术,成为宦官。他们失去了生育的能力,但却获得了在皇宫中的特殊地位。那么,你知道太监是割的什么部位吗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
太监是割的什么部位

太监是一种封建产物,很多人好奇太监是割蛋还是割鸡,其实在不同朝代割的位置有所不同。但大部分来说,是将下体全部部分都割去,以杜绝太监与妃子之间存在偷情的可能,从而维护皇家血脉的绝对纯正;也有一部分只是割去了阴囊和蛋蛋。

在古代,很多太监都是自愿进宫的,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,为了活命迫不得已。也有一部分是奴隶,被迫成为了太监。古今中外,割蛋蛋、切丁丁这种人间惨剧都不新鲜,在中国,最开始这是一种对有罪之人的刑罚,叫作宫刑。

在被阉割的前几天,人是不能吃饭喝水的,要保证自身身体完全排空。到了阉割的时候,会将人绑在椅子上,在下体涂上一些麻药,然后直接用刀直接割掉,并立即进行止血。所谓的止血也十分简单,就是一种木灰。

最后还需要消毒,并在尿道中插入一根小棍子,防止尿道愈合,毕竟太监也需要尿尿。一切都完成后,太监会被安排在蚕室中静养100天左右。所谓的蚕室,是指暗无天日,见不到光,也不通风的屋子,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太监因伤口感染而死亡。

古代太监是怎么排尿的

在清朝以前,太监通常只会被切除睾丸,保留其他部分,所以可以照常行房中秘术,但清朝时期的太监就比较掺了,包括睾丸与下体都会全部切除,毫无保留。由于阉割时会插入一根小棍子,比如麦秆,伤口复原后拔除棍子,尿液就能顺着这个通道缓缓流出了,但自己是无法控制的,所以清朝太监都会在自己裤裆里垫上一层布,类似纸尿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