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文学家,还是一位美食家,他对于美食有着极高的追求和热爱。东坡肉就是因苏轼而得名,这道菜也叫作红烧肉,属于浙菜系,也属于川菜系,主要食材就是猪肉。那么,你知道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是怎样的吗?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东坡肉的来历和典故

东坡肉是中国传统的一道名菜,以其肥而不腻、香而不腥、软糯入味的口感而闻名于世。它的名字来源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,据说他曾经在一次宴会上亲自烹制了这道菜,并且因为它的美味而被赞誉不已。自此以后,东坡肉便成为了一道备受推崇的传统美食。

当时是1089年,宋哲宗元祐四年,苏轼去到杭州任知州,带领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一系列困难时期,当地百姓感恩苏轼是一个贤明父母官,于是新年里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,苏轼收到后做出了一道菜分给大家吃,结果人人无不称奇,便亲切地称为“东坡肉”。

东坡肉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,需要选用优质的猪肉,经过多次烹制和腌制,才能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味道。首先,选用猪肉中的五花肉,将其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,然后用盐、酱油、料酒、姜片等调料腌制数小时,使其入味。

接着,将腌制好的五花肉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,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,直到肉质软糯入味。最后,将炖好的五花肉取出,切成薄片,码放在盘中,再淋上热油和甜酱油,撒上葱花和芝麻,即可上桌食用。

东坡肉的制作虽然繁琐,但是它的美味却是无法抵挡的。它的口感软糯入味,肥而不腻,香而不腥,让人一口接一口地吃不停。而且,东坡肉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,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