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,它可以通过动物的咬伤或唾液传播给人类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狂犬病可以导致死亡。因此,狂犬疫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,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打。10种情况不需要打狂犬疫苗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。
10种情况不需要打狂犬疫苗
1、身体过敏:接触花粉、海鲜等过敏源之后会出现过敏症状,一般不能注射狂犬疫苗,可能引起胸闷等副作用。
2、免疫缺陷:狂犬病毒是灭活病毒,会刺激体内白细胞,身体有缺陷性疾病的话,打了狂犬疫苗容易产生不适。
3、疾病急性期:如果处于其他疾病的发作期,不能打狂犬疫苗,可能加重病情。
4、发热:出现发热情况,身体抵抗力会下降,注射狂犬疫苗容易导致呕吐、头疼等。
5、一级狂犬病毒暴露:注射狂犬疫苗分为三级,其中一级是没有感染风险,二级三级有风险,必须打疫苗。
6、没有伤口:如果是指接触宠物唾液,没有出现伤口,无需注射狂犬疫苗。
7、没有出血:被宠物抓伤咬伤,但是没有破皮,更没有出血,也不用打。
8、注射过疫苗:如果以前已经打过疫苗,体内有足够抗体,那么就不用再打了。
9、宠物未携带病毒:被家里的宠物抓伤或者咬伤了,但自身没有携带狂犬病毒,自然也就不会造成感染,主人也不用打疫苗。
10、暴露于啮齿类动物:并不是所有动物都会携带狂犬病毒,如果是禽类、昆虫等,不需要打疫苗。
狗十日没死我就安全了吗
狂犬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,其中最常见的是十日观察法。这种方法是指,如果被狗咬伤的人在被咬后的10天内没有出现狂犬病的症状,那么就可以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,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治疗。
十日观察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,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了这种方法来判断狂犬病,这是很多科学家们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指导意见,因为感染了狂犬病的狗狗在发病后基本活不过九天。